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广东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总体要求,为我市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提升科学发展实力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特制定本规划纲要。
一、序言
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无论是世界范围内的综合国力竞争,还是地区、城市间的综合实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的竞争。加快人才发展已成为在日趋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必然选择。
广州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凭借先行一步的发展优势和敢为天下先的勇气,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引进培育人才,开创了“孔雀东南飞”的崭新局面,为全国人才资源开发工作提供了鲜活经验。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市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深入推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人才发展取得新的显著成就。党管人才工作新格局基本形成,科学人才观深入人心,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有效发挥。全市人才资源总量大幅提升,人才结构逐步优化。截至2008年底,广州地区人才资源总量中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人才资源已达185.5万人,自2003年底第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年均增长16%;其中,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人才11万人,具有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才8.4万人。具有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的高技能人才共39万人,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27%。人才创新能力持续增强,自2003年以来,全市发明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22.5%,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连续10年居全国省会城市首位。人才国际化程度进一步提升,在穗留学回国人员超过2万人,并以每年25%的速度递增,每年在穗工作的境外专家约10万人次。高端人才集聚效应渐趋明显,广州地区两院院士已达到65人(含柔性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人选2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逾3500人。
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市人才发展的总体水平同国内外先进城市和发达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与我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需要还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主要是:人才结构和布局有待优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匮乏,影响人才脱颖而出、发挥作用的体制机制障碍仍然存在,人才竞争比较优势不明显,人才资源开发投入不足,等等。
国务院批准实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从国家战略层面明确要求广州强化国家中心城市、综合性门户城市和区域文化教育中心地位,建设成为广东宜居城乡的“首善之区”,建成面向世界、服务全国的国际大都市。我市要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全面提升科学发展实力,迫切需要加快引进和培养大批国际化的高层次人才,迫切需要大力推进人才队伍结构优化调整,迫切需要普遍提升各类人才的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将改革开放前30年广州作为劳动力聚集辐射中心转变为国内外高端人才的聚集辐射中心,全面提升高端要素集聚、科技创新、文化引领和综合服务功能,不断强化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和带动作用,不断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再创广州发展的新优势。
二、人才发展的指导方针、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方针。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加快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充分开发利用国内国际两种人才资源,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使人才总量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相适应、人才素质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相适应、人才结构与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相适应,为我市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国际大都市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人才发展的指导方针是: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优化环境、激发活力,高端引领、统筹推进。
服务发展、人才优先。把服务科学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确立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做到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优化环境、激发活力。把用好人才、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的创造活力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坚决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努力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氛围,为各类人才充分发挥才干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
高端引领、统筹推进。充分发挥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在集聚技术、集聚项目、集聚创新资源等方面的促进作用,以高端人才优先发展引领和带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大力培养造就善于科学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和适应我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应用型人才队伍。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加快引进紧缺人才,统筹推进不同区域、不同产业、不同行业和不同所有制人才资源开发,实现各类人才队伍协调发展。
(二)战略定位。
面向2020年,我市人才发展的总体定位是:面向全球汇聚各类优秀人才,培养造就数量规模大、结构层次高、整体素质优、创新能力强的国际化人才队伍,确立我市在国际和区域人才竞争中的比较优势,建设成为辐射华南、服务全国、连通世界的国际人才港。
——国际化高端人才集聚辐射中心。以世界一流、联通内外的空港、海港、信息港为基础,充分发挥我市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综合性门户城市的独特优势,全面加强与世界主要经济体和国内主要经济圈的经贸往来、文化交流和科技合作,大力建设汇聚全球人才的“人才国际航线”和辐射内地的“人才内陆航线”,使我市成为国内外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等要素的流通中枢,逐步确立国际性经济、科技、文化和人才交流中心地位,成为东南亚乃至全球重要的高端人才集聚辐射中心。
——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试验区。坚持科学发展、先行先试,进一步完善党管人才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推动政府人才管理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转变,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向规范有序、公开透明、便捷高效转变。加强人才政策法规建设,形成有利于人才发展的法制环境。加大在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和激励保障等方面的创新力度,建设与国际人才管理体系接轨的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
——人才创新创业示范区。坚持自主创新的核心战略地位,大力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实施有利于科技人员潜心研究和创新的政策,完善支持人才创业的服务网络和金融政策,探索实行国际通行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创业机制。优化配置全球创新资源,集聚海内外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打造集知识生产、传播、运用和营销于一体的知识创新区,使广州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创新中心和成果转化基地,成为全球优秀人才创新创业的首选地之一。
(三)发展目标与实施步骤。
推进人才发展,要统筹兼顾,分步实施。到2012年,各项人才发展工程全面启动并取得初步成效,为建设国际人才港奠定坚实基础;到2015年,重点在制度建设、机制创新上有较大突破,形成国际人才港基本框架;到2020年,全面落实各项任务,基本建成国际人才港。
——人才资源总量持续增长,人才队伍规模不断扩大。人才资源中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人才总量从2008年的185.5万人增加到404万人,增长118%,基本满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人才素质全面提高,结构进一步优化。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40%,每万劳动力中研发人员达到210人年,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33%,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15万人。人才的产业布局、层次、类型等结构更加合理。
——人才竞争力不断提升。在装备制造、现代交通运输、信息技术、现代物流、新材料、新能源、金融财会、生态环境保护、生物技术、国际商务、会展、文化创意等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形成国际化高端人才聚集中心。到2020年,累计引进海外留学人员8万人。
——人才环境明显改善,人才效能明显提高。我市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形成各类人才都能充分发挥才能的良好环境。全社会研究和开发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3.5%,人才贡献率达到45%。
专栏1:广州市人才发展主要指标
指 标 |
单位 |
2008年 |
2012年 |
2015年 |
2020年 |
人才资源中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人才总量 |
万人 |
185.5 |
231 |
283 |
404 |
每万劳动力中研发人员 |
人年/万人 |
80.4* |
135 |
163 |
210 |
高技能人才占到技能劳动者比例 |
% |
27 |
30 |
31 |
33 |
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 |
% |
28 |
31 |
35 |
40 |
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才总量 |
万人 |
8.4 |
10 |
12 |
15 |
累计引进海外留学人员 |
万人 |
2 |
3 |
5 |
8 |
全社会R&D(研究和开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 |
% |
1.57 |
2.8 |
3.2 |
3.5 |
人才贡献率 |
% |
27.54 |
33 |
38 |
45 |
注:1.标*号的数据为2007年数据。2.人才贡献率数据为区间年均值,其中2008年数据为1998-2008年的平均值,2012年数据为2008-2012年的平均值,2015年数据为2008-2015年的平均值,2020年数据为2008-2020年的平均值。
三、人才队伍建设主要任务
(一)加快引进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
围绕加快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打造华南科技创新中心,通过从海内外大力引进和自主发掘培养等途径,吸引集聚一大批素质优良、学术造诣高深、科研成果突出的各领域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推进实施我市加快吸引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意见及其配套政策,逐步形成结构合理、活力充沛、持续创新的高层次人才集聚体系。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大力引进科研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来穗发展,探索建立对业绩突出的科研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长期稳定的经费支持机制。积极争取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规划的地方布点,继续采取部省市共建、市校战略合作等多种形式,规划和建设一批共性和关键技术创新平台,依托国家、省、市科技重大专项等科技项目和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基地,大力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各类人才。实施“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百人计划”,适应我市加快自主创新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要,面向海内外引进扶持领军人才(团队)带项目、带技术来穗实施科技成果产业化。围绕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强产学研结合,推动高端人才、高端项目、高端技术等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加大高新技术领域紧缺人才培训、培养力度。继续加大对各领域优秀人才扶持培养力度。加强和改进市管专家队伍联系服务工作。组织实施“羊城学者”特聘岗位计划,深入推进“121人才梯队工程”、博士后培养工程。支持鼓励各地各部门结合区域定位和行业特点,组织实施多层次、宽领域、面向广的人才培养工程,加强改进各区、县级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培养管理工作,不断发掘优秀人才和拔尖苗子。到2020年,研发人员总量达到21万人年,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总量达到3400人左右,总体规模和竞争力居全国前列。
(二)大力开发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
根据我市现代产业体系发展规划和加快发展社会事业的需要,重点引进和培养现代物流、金融保险、商务会展、总部经济、信息服务、科技服务、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汽车制造、船舶制造、数控机床、石油化工、高端钢铁、重大装备等先进制造业,新一代信息、新材料、生物、新能源汽车、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海洋工程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教育、政法、宣传思想文化、医药卫生、防灾减灾等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围绕重点领域发展,开展人才需求预测,建立和完善紧缺人才需求目录发布制度。建立与紧缺人才需求目录对接的引才绿色通道,加快引进速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调整普通高校、高等职业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改革教学方法,强化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依托骨干企业,建立50个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选择办学实力强、特色突出及与行业、企业结合紧密的高校和职业院校,建立20个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发挥高校和职业院校与企业双方的优势,使教育与人才需求脱节的现象得到较大改观。到2015年,有效缓解重点产业和重点社会领域人才紧缺的状况,到2020年,基本消除重点产业和重点社会领域人才紧缺的状况。建立由政府、企业(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的人才培养投入机制。大力发挥各行业协会、用人单位和各类教育培训机构的积极性,建立紧缺人才的多层次培养体系。
(三)切实加大人才开发国际化程度。
围绕我市建设国际大都市的战略定位,进一步加强人才和人才开发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引进海外人才和海外智力,加快培养具有世界眼光、通晓国际规则、理解多元文化、具备熟练的外语交流和工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实施“万名海外人才集聚工程”,到2020年,累计再吸引5万名在海外获得硕士以上学位或在国际知名企业、院校机构担任专业技术职位、管理职务的海外留学人员来穗工作、创业或以多种方式开展合作。坚持办好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将留交会打造成中国最著名和最具全球影响力的国际人才交流平台。进一步强化留交会办公室对外招才引智职能,通过与我驻外使(领)馆、留学人员社团和海外著名猎头公司建立密切合作关系,聘请专、兼职引智专员,在留学人员集中的重点城市、区域建立“接触广州”人才联络站(海外人才工作站)等多种形式,不断拓展海外人才联系渠道,逐步形成全球性人才引进工作网络。充分发挥我市海外侨胞人数众多的优势,继续加大以侨引智、引才工作力度。建立健全海外高层次人才信息库,编制我市高层次紧缺人才开发目录,定期向海内外发布需求信息。组织我市各主要用人单位定期和不定期赴海外举办高层次人才专场招聘会。扎实推进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工作,抓紧建立15-20个市级人才基地,集聚一批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加强广州留学人员服务管理中心建设,实现个性化和“一站式”服务,全面提升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后的跟踪服务工作水平。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国际化程度,促进本土人才国际化和国际人才本土化。开发国(境)外优质教育培训资源,规范完善出国(境)培训管理制度和措施,继续加大选派优秀公共管理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赴国(境)外培训力度。积极支持和推荐优秀人才到国际组织任职,参加或领衔国际项目合作和学术交流。争取教育部的支持,探索建立“高等教育国际园区”,鼓励港、台地区及国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世界知名培训咨询机构等来穗合作办学或设立分支机构,引进2所国外知名大学来穗办学。以中新知识城建设项目为重要载体,坚持以知识和人才为核心要素,重点引进培养研发服务、创意、教育培训、康复医疗、生物技术、电子信息技术、新能源与节能环保、先进制造技术等产业的高层次人才;支持率先开展“国际人才特区”试点工作,推进人才管理综合改革试验,建立与国际科研惯例接轨的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机制,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在知识产权保护、市场化流动配置、人才创新创业扶持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加快推进政策创新、管理创新和工作创新,将中新知识城建成中国自主创新的先行区、汇聚全球精英的人才高地。
(四)大力推进柔性引才工作。
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来去自由、市场调节,实施更加开放灵活的柔性引才战略。通过项目或课题合作、实验室开放、担任技术顾问、兼职、访问交流等形式吸引海内外人才来我市进行期限灵活的工作。争取国家政策支持,为国际化人才的入境和居留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邀请主要国家前政要、世界著名国际大都市前市长、国际著名咨询机构专家等,参加我市不定期举行的人才发展战略国际咨询峰会。实施“国内访问学者”制度和计划,在市属科研单位设立国内访问学者岗位,邀请国内著名专家学者来穗进行期限灵活的研究交流。实施以“候鸟南飞计划”为主的国内顶级专家学术休假工作制度,大力吸引国内其它地区高级专家来我市进行学术休假合作研究、讲学和交流。
(五)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1.党政人才队伍。
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要求,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执政本领、提高领导水平为核心,造就一支政治坚定、勤政廉洁、求真务实、奋发有为、善于推动科学发展的高素质党政人才队伍。继续大规模培训干部,实施党政人才素质能力提升工程。加强干部自主选学工作,建立干部教育培训实效考核评估制度,激发干部参训内生动力。继续选送优秀年轻干部到发达国家、地区学习培训,不断提高国际视野和战略眼光。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方针,坚持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方向,树立坚定信念、注重品行、科学发展、崇尚实干、重视基层、鼓励创新、群众公认的正确用人导向,注重选拔使用那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态度坚决又有能力的干部。广开举贤荐能之路,扩宽选人用人渠道,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确保各类人才公平竞争,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加大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力度,抓好党政正职等关键岗位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做到系统培养、择优使用。坚持和完善从基层一线选拔干部制度,到2012年,市级机关录用公务员,除部分特殊职位外,应从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中考录。推进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社区)任职工作。认真做好选调生招录和培养管理工作。以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为指导,优化干部考核指标体系,完善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深化干部分类管理改革,健全干部管理机制。加大领导干部跨地区、跨部门交流力度。疏通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干部交流渠道。加强干部管理监督。到2020年,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干部占党政干部队伍的90%以上,其中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的干部达到15%以上,年龄结构、专业知识结构更加合理。
2.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
适应我市深度参与经济全球化环境下竞争的要求,组织实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加快推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职业化、市场化、专业化和国际化。加强企业经理人才评价推荐工作,积极发展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评价机构,建立社会化的职业经理人资质评价制度,加强规范化管理。充分利用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加强我市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国际化培训力度,提高战略管理和跨文化经营管理能力。加强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社会化选聘工作力度,推进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内部横向交流和合理流动。通过实行和完善年薪制、协议工资制和期权股权等制度,激发经营管理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到2015年,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总量达到75万人。到2020年,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总量达到110万人,培养造就5名左右能够带领企业进入世界500强的战略企业家,50名左右能够带领企业进入中国企业500强的杰出企业家。国有企业领导人员通过竞争性方式选聘比例达到50%。
3.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以提高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以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为重点,打造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构建分层分类的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体系,深化实施和完善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继续扩大和深化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高级研修班”等继续教育项目,扶持高层次人才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和举办国际学术研讨会,不断提升人才创新创造能力。组织实施青年英才推进计划,加大对优秀青年人才的发现、培养、使用和资助力度。加大会计、审计、法律、咨询、评估、会展、物流、金融、工业设计、知识产权、旅游等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开发力度。切实发挥各类社会组织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作用。推进专业技术人才的区域、产业、行业、专业、层次等结构调整。采取双向挂职、项目合作、成果转化等方式,引导党政机关、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专业技术人才向企业、社会组织和基层一线有序流动,促进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合理分布。积极配合统筹推进国家实施专业技术职称和职业资格制度改革。积极探索专业技术人才职业资格国际、地区间互认。加快建设留学人员创业园、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专家服务基地和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改善基层专业技术人才工作、生活条件,拓展职业发展空间。注意发挥离退休专业技术人才的作用。到2015年,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120万人;到2020年,总量达170万人,高级、中级、初级专业技术人才比例为15:35:50。
4.高技能人才队伍。
适应我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的要求,大力培养产业升级所急需的高技能人才。完善以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互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体系。加快广州市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鉴定基地建设,面向更大区域配置职业技术教育资源,把广州建设成为华南地区最重要的职业技术教育基地,增强对珠三角及其它地区的辐射能力。尽快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和学生生活补助制度。加大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在职业教育中推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并逐步向“双证融通”制度转变。制定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办法。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竞赛和岗位练兵活动。完善我市高技能人才评选表彰制度,进一步提高高技能人才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到2015年,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70万人;到2020年,总量达到100万人。
5.农村实用人才队伍。
围绕我市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格局的重大部署,以提高科技素质、生产技能和经营能力为核心,以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农村生产经营型人才为重点,加快建设一支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数量充足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健全完善市、区(县级市)、镇三级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体系,整合各类培训资源,高标准推进农村实用人才示范培训基地建设。深化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扎实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创业培训。实施村官大学生培养工程,全面提升农村基层干部文化层次和综合素质。积极扶持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兴业,在创业培训、项目审批、信贷发放、土地使用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制定农村实用人才评价办法,加大对农村实用人才的表彰激励和宣传力度,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地位。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发展急需的农业技术人员、教师、医生等方面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鼓励各类人才到农村服务创业,深化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等活动,继续实施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工程、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建立城乡教师双向交流制度、定向免费培训农村卫生人才制度。到2015年,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到10万人;到2020年,总量达到12万人。
6.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适应构建和谐广州、建设全省“首善之区”的需要,以加大财政投入、加强教育培训、完善岗位设置、培育社会组织、推行政府购买服务为手段,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加快培养造就一支与我市社会管理与服务需要相适应的专业化、职业化、本土化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立健全具有广州地方特色的社会工作制度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评价、使用和激励机制。逐步加大财政投入,建立多元经费投入机制,推进社会工作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加强领导干部社会工作培训,将社会工作纳入干部培训课程。完善社会工作岗位设置和社会工作人才配置机制,培育发展一批能够承载并促进社会工作发展的公益服务社会组织。建立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联动机制,加强舆论引导,努力营造有利于社会工作发展和社会工作人才成长的社会氛围。到2015年,登记在册的社会工作者及社会工作员达到1.8万人;到2020年,达到3万人。
7.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人才队伍。
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人才开发纳入全市人才发展规划。制定我市加快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人才队伍建设意见。坚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消除体制性障碍,政府在人才培养、引进、评价、使用等方面的各项政策,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人才平等享受;政府支持人才创新创业的资金、项目信息等公共资源,向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人才平等开放;政府开展人才宣传、表彰、奖励等方面活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人才平等参与。重点培养一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代表人物,引导带动整个非公人才队伍快速健康发展。大力开展民营企业人才培训工程,积极为民营企业提供人才招聘和就业政策服务。
四、大力促进人才服务业发展
(一)加大人才服务业政策扶持力度。
加快制定广州市人才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根据广州实际和发展趋势明确人才服务业的分类、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把人才服务业纳入广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予以重点扶持。优先发展人才租赁、人才外包、人才网站、人才测评、人才培训等人才服务行业领域,对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给予资金、土地和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加强广州市现代服务业引导资金对人才服务业的扶持。继续扶持以广州人才市场基地建设为重点、区县人才服务场所为支撑的人才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中国南方人才市场示范带动作用,支持其品牌化、集团化、区域化和国际化发展。鼓励本土人才服务机构积极引进国外人才服务先进经验和理念,逐步实现跨区域发展。完善准入制度,积极鼓励国际著名人力资源企业在我市开展人才服务,带动我市人才服务业升级发展。
(二)加快人才市场体系建设。
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贯彻就业促进法相关规定,结合我市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要求,推动各类人力资源市场互相贯通、资源共享,实现统一政策法规、统一行政许可、统一市场监管、统筹相关管理服务工作。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力发展汽车、软件、金融、物流、动漫等专业人才市场,创新人才服务内容和方式,推动完善人才服务机构的专业化服务功能,针对不同专业人才群体需求,开发个性化服务。重点扶持以南方人才网、前程无忧、中国人才热线、广州经理人网等为代表的人才网站建设,推进人才服务机构的信息联网,建立区域性统一的人才信息数据库系统,逐步建立沟通海内外的人才预测、储备、流动、评价等信息系统,加强人才信息资源的综合管理和挖掘利用。充分利用我市人才服务机构在环天河体育中心一带的集聚优势,规划建设国内一流的现代人才服务业商圈,打造人才服务行业的“广州服务”区域品牌,不断强化中心城市在区域人才资源配置中的枢纽和辐射作用。
(三)创新人才公共服务模式。
健全完善政府人才公共服务平台,建立一体化的服务网络,实现求职招聘、人事代理、档案管理、社保代理、职称评定、继续教育、劳动仲裁、就业服务等人才公共服务的网络化。建立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制度,鼓励专业机构为各类人才提供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加强对人才公共服务产品的标准化管理,大力开发公共服务产品。
(四)充分发挥人才服务行业协会作用。
加强人才交流协会建设,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支持鼓励人才交流协会积极承担政府的部分事务性职能。鼓励行业协会在人才服务业统计与研究、行业信息平台建设、企业诚信档案建设、从业人员培训、对外交流、制定标准体系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通过行业协会促进行业自律,规范行业行为。
(五)营造人才服务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结合人力资源工作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加快制定《广州市人力资源市场条例》以及配套人才服务政策法规,进一步优化人才服务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加强人才服务市场监管力度,健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商等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加强人才服务广告发布和网络人才供求信息管理,保障人才服务业良好市场秩序。
五、加强区域人才合作
(一)推进广州佛山人才资源共享。
适应广佛同城化发展要求,建立广佛人才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制定广佛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共建共享人才市场、人才服务平台、人才数据库等人才发展基础设施。积极推进广佛都市圈高等教育合作,统筹优化两地职业教育布局。加快广佛都市圈人才公共服务一体化,促进两地人才自由流动。根据全省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定的统一标准,逐步整合职称评定资源,建立两地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定联动共享机制。推动人才交流工作规范化、制度化,试行两地公务员互派挂职锻炼和互相兼职制度,推进评委库专家、高层次人才、博士后工作站资源共享。
(二)加快珠三角区域人才发展一体化进程。
联合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肇庆等珠三角地区城市,推动珠江三角洲地区人才工作联盟持续深入发展。不断加强珠三角九市在人才市场建设、人才培养、人才吸引、人才流动、人才政策、人才发展环境和人才信息化建设等领域的协调与合作。建立和完善九市人才工作协调小组联席会议制度。建立九市相关部门对口衔接、沟通、落实人才工作合作事项制度。建立“珠江三角洲人才工作论坛”,设立珠三角人才研究中心,加大珠三角地区人才研究工作和人才政策的创新力度。2015年前,在珠三角地区初步建成无障碍人才工作区,实现区域内人才自由流动、人才资源高度共享、人才基础设施相互连接、人才工作规范和标准相互融合,使珠三角人才工作联盟成为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著名的区域人才发展品牌。
(三)促进泛珠三角区域人才合作。
充分利用未来泛珠三角区域交通大发展形成的3小时交通圈优势,加大我市与泛珠三角各省市的人才交流与合作。加强我市作为综合性门户城市对泛珠三角各主要城市人才,特别是国际人才的辐射作用。加强与泛珠三角各文化教育发达城市高校、科研机构交流合作,强化这些城市作为我市和整个珠三角地区重要人才供给基地的作用。加大对泛珠三角人才密集城市的人才工作力度,吸引这些地区人才来我市创新创业。根据国家统一部署,继续实施我市对泛珠三角欠发达地区的人才对口支援项目。
(四)深化与港澳台人才合作。
贯彻粤港合作框架协议,加大对港澳地区人才的柔性引进力度,鼓励港澳人才来我市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充分利用穗港澳一小时交通圈形成后出现的同城化效应,积极推动与港澳地区人员往来便利化,优化144小时便利签证,争取国家支持进一步简化广州户籍居民到港澳的出入境手续和到港澳的外籍人士进入广州的手续。探索建立南沙穗港澳合作示范区,积极引进港澳优质教育资源和科技资源,促进三地高校合作办学,拓展研究生办学项目,联合开展博士后研究和创新工作。选派优秀公务员、专业技术人才到香港行政、科研等机构跟班实习,学习香港公共管理、社会管理、科技创新等先进经验。积极吸引台湾金融、物流、旅游、知识产权等高端服务业专门人才来穗发展,加强与台湾新竹、台中、台南等高新科技园区的联系和互动,推动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六、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
(一)改进完善人才工作管理体制。
1.健全完善党管人才领导体制。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坚持党管人才与依法管理人才相结合,不断提高人才工作的法治化水平。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对做好人才工作负有主要职责,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带头营造识才、育才、聚才、重才、容才的良好环境。加强各级党委人才工作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建设,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协调机制和督促落实机制,形成统分结合、协调高效的人才工作运行机制。健全完善党委、政府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提高各级党政领导班子综合考核指标体系中人才工作专项考核的权重。建立市区(县级市)两级党委常委会定期听取人才工作专项报告的制度。完善党委联系专家制度。完善党委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重点抓好战略思想研究、总体规划制定、重要政策统筹、重大工程设计、重点人才培养、先进典型宣传。发挥政府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作用,强化各职能部门人才工作职责,充分调动各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的积极性,动员和组织全社会力量,形成人才工作整体合力。
2.加强改进人才管理服务方式。围绕充分发挥人才作用,健全完善政府宏观管理、市场有效配置、单位自主用人、人才自主择业的人才管理体制。按照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体部署,推动政府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进一步简政放权,减少和规范人才评价、流动等环节中的行政审批和收费事项。健全人才市场体系,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制定政府购买服务政策,发展和规范各类人才社会中介组织,加强人才公共服务产品开发和标准化管理,不断提高人才服务效率和水平。扩大和落实用人单位自主权,发挥用人单位在人才培养、吸引和使用中的主体作用。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以转换用人机制和搞活用人制度为重点,推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促进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建立起权责清晰、分类科学、机制灵活、监管有力,符合事业单位运行规律和特点的人事管理体制。坚决克服人才管理中存在的行政化、“官本位”倾向,取消科研院所、学校、医院等事业单位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深化国有企业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二)创新人才工作机制。
1.人才优先投入机制。市、区(县级市)两级政府优先保证对人才发展的投入,确保教育、科技、卫生支出安排增长幅度达到法定要求。规范市高层次人才专项扶持资金管理,不断提升资金使用效益。市、区(县级市)要建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纳入财政预算体系,保障人才发展重大项目的实施。鼓励和支持企业和社会组织建立人才发展基金。在重大建设和科研项目经费中,应安排部分经费用于人才培训。落实国家关于税收、贴息等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投资人才资源开发。研究政府主导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向创新创业人才倾斜的政策措施,加大财政贴息和金融信贷优惠力度,支持优秀人才创办科技型企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
2.人才培养开发机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开发全过程,不断提高各类人才的思想道德水平。充分发挥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突出培养创新型人才,注重培养应用性人才。不断提升广州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建成1—2所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高水平大学。积极实施市属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和重点学科建设计划,大力发展特色学科、优势学科及应用性学科,引进一批学科带头人,强化研究生教育。坚持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优化教育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支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联合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建立多种形式的产学研战略联盟,加快培养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建立高层次人才学术研修资助制度,持续提升其学术水平与业内影响。建立紧缺人才特殊培养项目,促进紧缺人才快速成长,对开展紧缺人才培训项目的机构给予优惠扶持。对企业等用人单位接纳高等学校、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等实行财税优惠政策。大力发展成人教育、社区教育,推进教育培训社会化;加快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建立覆盖全市的教育培训信息网,形成网络化、开放式、自主性的终身教育体系。
3.人才评价发现机制。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突出岗位特点,注重实绩能力,根据不同区域、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人才的特点,建立各有侧重、各具特色的人才评价内容、标准和指标体系,开发运用现代测评技术和手段,实现人才评价的科学化、规范化、社会化。坚持发挥群众的认可评价作用,健全党政领导干部和公务员考核评价机制,完善干部实绩评价办法和指标体系。坚持发挥市场和出资人的认可评价作用,建立全面反映企业经济、政治、社会责任及其领导人员履职表现、廉洁从业情况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综合考核评价机制。健全重在业内和社会认可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机制,完善专业技术人才职业水平评价办法,逐步扩大职称量化评审试点,推行评审面试答辩制度和评委库委员社会化遴选制度。积极探索高技能人才多元化评价机制,逐步完善社会化职业技能鉴定、企业技能人才评价、院校职业资格认证和专项职业能力考核的实施办法。坚持发挥服务对象的认可评价作用,建立健全以聘用合同和岗位职责为依据、以工作绩效为重点内容、以服务对象满意度为基础的事业单位人员考核评价制度,根据所在行业、承担职能的特点对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实施分类考核。改进人才评价方式,克服人才评价中唯学历、唯论文的倾向。拓宽人才评价渠道,把评价人才和发现人才结合起来,善于依靠群众监督网络,在社会实践、重大科研(工程)项目实施和急难险重工作中发现和识别人才。健全举才荐才的社会化机制。
4.人才选拔任用机制。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方针,积极稳妥推进各类人才选拔任用方式改革,加快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公平公正、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完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建立健全主体清晰、程序科学、责任明确的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制度,进一步完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和干部考察制度。完善差额选拔干部办法,推行差额推荐、考察、酝酿、票决,完善公开选拔、公开遴选、竞争上岗等竞争性干部选拔方式。探索建立公务员职位分类管理制度,研究制定聘任制公务员管理办法。完善党政领导干部接受监督检查和正常退出机制。进一步探索建立上级党政机关从基层一线遴选干部制度。完善国有资产出资人代表派出制和选举制,推进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职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建立市场配置、组织选拔和依法管理相结合的国有企业领导人选拔制度。深化事业单位人员选聘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规范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竞聘上岗和聘后管理制度。
5.人才流动配置机制。建立政府部门宏观调控、市场主体公平竞争、中介组织提供服务、人才自主择业的人才流动配置机制。加强对人才流动的政策引导和监督,促进人才资源有效配置。积极探索推行人才居住证制度。实行更加灵活的户籍迁移政策,深化户籍相关配套改革,建立和完善在城市具有合法固定住所的优秀外来人才、技能劳动者落户制度。加强流动人才人事档案管理,完善流动人才社会保险转移接续办法,研究解决政府所属人才服务机构集体户管理问题,促进人才自由流动。对在农村基层和艰苦地区工作的人才,在工资、职务、职称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引导人才向农村、基层、边远地区和艰苦行业流动。实现人才国际化流动政策的重大突破,对国际化人才的入境和居留实行便利化政策。
6.人才激励保障机制。统筹协调机关和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收入分配,稳步推进工资制度改革。建立人才资本产权激励制度,制定知识、技术、管理、技能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办法,建立健全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分配机制。完善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中长期激励方法。完善事业单位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探索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年薪制、协议工资制、项目工资制、股权激励机制等多种分配方式。研究建立对特殊贡献人才给予财税补贴优惠措施。坚持精神激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健全以政府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奖励为主体的人才奖励体系。认真做好 “羊城功勋奖”、“广州市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广州市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和“羊城友谊奖”等评选表彰工作,重奖有突出贡献的人才。实施知识性财产保护政策,完善政府资助开发的科研成果权利归属和利益分享机制,在科技成果的技术转移和知识性财产的产权交易中保护科研人员和财产所有者的利益。明确职务发明人权益,提高主要发明人受益比例。制定支持个人和中小企业发明创造资助办法,鼓励创造知识性财产。研究制定人才补充保险办法,支持用人单位为各类人才建立补充养老、医疗保险。扩大对农村、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人才的社会保障覆盖面。研究制订人才住房保障办法,对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分别以购房或租房补贴,购房贴息、提供人才公寓、优先购买限价房等方式,多渠道、有重点、分层次协助解决其住房问题,在全市保障性住房建设中优先解决符合条件人才住房问题。
七、重点人才发展工程
(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百人计划。
用5到10年时间,面向海内外并重点面向海外,依托我市科技重大专项计划、市级以上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市属创新型企业和在穗金融机构、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主的各类园区等平台,引进扶持300名左右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来我市创业发展。
(二)“羊城学者”特聘岗位计划。
面向全市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事业单位,根据我市支柱产业、重点发展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学科(领域)的建设发展需要,择优设立20-50个“羊城学者”特聘岗位,吸引遴选中青年优秀学术人才、技术研发尖子,加快培养造就具有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科技领军人才,促进学科专业快速发展、企业自主创新和产学研结合,提高我市重点学科、关键领域和支柱产业在国内外的学术地位、技术优势和竞争实力。
(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
重视在市场竞争中发现和培养人才,跟踪培养一批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和市场扩张引领能力的优秀企业家。围绕建设国际商贸中心,提升我市企业国际竞争力,依托知名跨国公司、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和其他培训机构,组织开展国有大中型企业和民营骨干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轮训,提高战略管理和跨文化经营管理能力;加快培养精通财会、金融、法律、人力资源管理和国际项目运作等专业知识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
(四)高素质教育人才培养工程。
适应深化推进“教育强市”建设需要,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创新型教育人才队伍。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重点培养高等院校的教学骨干,培养一批学科领军人才。加强职业技术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力争2020年“双师型”教师占职业院校教师总数的50%。系统培养中小学校长,造就一批具有现代教育思想及教育理念的教育家。大力实施农村教育人才培训计划,组织引导中心城区教育机构对口帮扶农村教育机构。
(五)医疗卫生人才保障工程。
加强以全科医师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全科医师,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支持引导市区大型医疗机构对口支援农村和社区基层医疗机构,加快培养农村和社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抓紧培养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人才。重点围绕重大疾病预防诊治、医学科技创新、中医药现代化等领域培养造就医学杰出骨干人才。
(六)文化艺术名家工程。
围绕打造“世界文化名城”,提升文化综合实力,加快培养造就一批造诣高深、德艺双馨的文学创作、艺术编导、新闻、项目策划、美术、音乐、文物博览和动漫创意等文化艺术领域的杰出人才,使我市成为文化艺术名家荟萃之城。每年重点扶持和资助一批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水平一流的文化艺术名家开展创作、研究和展演等活动。对优秀文化艺术人才承担的国家和省级重点项目、重点演出活动、创作出版专著等给予相应资助。对岭南文化艺术杰出代表人物的研究、创作和展演活动进行资助,发扬光大岭南文化艺术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影响力。支持我市平面媒体保持在全国的领先地位,支持电视及网络等新媒体做大做强。到2020年,力争实现我市获得国家资助的文化艺术名家达到20名,由我市资助的文化艺术名家达到100名。
(七)社科智库和理论大家工程。
立足广州地区,大力培养和引进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造就一批用科学理论武装、面向世界、学贯中西的思想家、理论家和学术带头人。实施广州哲学社会科学智库工程,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界在政府重大决策中的智囊团和思想库作用。借助本土、港澳台、东南亚乃至国际学术文化界资源,加强与国际一流社科专家的交流与合作,打造国际学术平台——广州论坛,提升广州国际学术文化声望。实施理论大家培育工程,力争到2015年培育20名在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社科专家,力争到2020年培育10名在全国乃至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社科理论大家。
(八)青年英才推进计划。
着眼于人才基础性培养和战略性开发,提升我市未来人才竞争力,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人文及应用社会科学等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点学科(领域),面向广州地区高校选拔资助一流学生到国外一流大学深造攻读博士学位,加快培养造就未来我市发展所需的高素质、国际化管理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加大对35岁以下创造力最旺盛的青年科技人员扶持培养力度,结合我市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方向,以项目扶持等方式,为青年科技人员发展起步,领衔开展科学技术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化等工作提供资助。通过科研实践等活动,促进优秀青年科技人员脱颖而出,成长为学科、技术带头人。
(九)高技能人才精工工程。
统筹全市职业教育发展布局,加快广州市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鉴定基地建设,打造全国一流的职业技能开发评价基地,全面促进广州市产业人力资源发展和职业技能开发评价能力提升。加大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职业领域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到2020年,知识型技能人才占高技能人才总量的10%,涌现出一批具有精湛技艺的高技能人才;大力培养掌握多种技能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
(十)农村实用人才星农工程。
组建农民企业家协会,每年选择100名左右的农民企业家进行针对性培训,到2020年,累计资助培养1000名农民企业家;促进我市城区300多家企业、事业单位与农村对象建立“联姻”关系,培养专业技术人才2000名、农村技能人才5000名;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渠道,通过政府购买培训服务等形式,对农民实行免费职业技能培训。
(十一)大学生创业扶持计划。
加强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和扶持,以创业带动就业,支持创建一批具有全国影响的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安置基地。设立“赢在广州”大学生创业大赛,每年扶持100项左右具有发展前景的创业项目;大力培育创新型科技企业,不断创造新的产业增长点。
八、组织实施
(一)加强对规划纲要实施工作的组织领导。
各级党委、政府是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实施的主体,负责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市人才工作协调小组负责规划纲要实施的统筹协调和宏观指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组织制定各项目标任务的分解落实方案和重大工程实施办法,明确责任分工。各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密切协作,认真实施,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各区(县级市)和市直有关部门要以规划纲要为指导,提出本地区、本行业系统实施规划纲要的具体方案和措施。
(二)加强规划纲要宣传贯彻和督促检查。
大力宣传中央、省、市关于人才工作的战略思想和方针政策,宣传实施规划纲要的重大意义和主要内容,宣传规划纲要实施中的典型经验和做法,为规划纲要的实施创造良好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建立规划纲要实施情况的监测、评估、考核机制,加强督促检查,及时跟踪分析和研究解决规划纲要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三)加强人才工作基础建设。
建立健全人才工作机构,加强人才工作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工作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加强人才工作基础理论和发展战略研究,积极探索人才资源开发规律。加强人才资源统计与分析工作,建立人才数据库和人才信息网络,定期发布人才发展报告。建立人才竞争比较优势动态评估机制,及时掌握国家中心城市和国内外先进城市人才工作动态,学习借鉴先进做法经验,逐步确立和保持人才工作领先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