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连续两年获国务院点赞!广州科学城“双创”环境有何不同?
来源:南方+  2020-05-12
 

国务院办公厅5月8日发出关于对2019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

广州高新区科学城园区因在推动“双创”政策落地、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加强融通创新、扶持“双创”支撑平台、构建“双创”发展生态、打造“双创”升级版等方面的大胆探索、勇于尝试、成效明显,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这是广州科学城连续两年(2018-2019)凭借“双创”成效获得国家通报表扬。

根据通报,广州科学城将获得由国家发改委组织实施的系列激励措施。具体包括:2020年对“双创”示范基地优先支持创新创业支撑平台建设,在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等方面予以重点倾斜;对区域内符合条件的创新创业项目,优先推介与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金、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等对接;优先支持区域内创新创业成果在全国“双创”活动周主会场重点展示;优先支持举办“创响中国”等重大活动,宣传推广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

国务院督查激励是上级对地方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的肯定和表扬。广州科学城连续两年获此殊荣,展现了科学城近年来的进步。当前,广州科学城围绕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智造中心”总体定位,加快争创国家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实验区,努力实现2023年科学城大变化。


 


率先打出政策组合拳

争创国家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实验区

广州科学城是广州高新区的主体园区,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广州高新区不断用政策供给擦亮营商环境的“金字招牌”,行政审批改革、政策兑现服务、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三大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品牌在全国独领风骚。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2019年7月,《广州高新区(黄埔区)建设广东省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实验区实施方案》正式获得广东省委批准。

通过该项改革,广州高新区企业投资建设项目审批时间从原来110个工作日压缩至最短15个工作日,财政投资建设项目审批时间从原来466个工作日缩短至75个工作日,超过80%的企业投资项目备案实现1个工作日办结,其余全部在承诺时限内2个工作日内办结;3种情形的项目77宗,全部实现“秒批”。自2019年6月1日实施电子证照以来,共办理电子证照业务107宗。

改革创新永不停步。2020年3月,广州高新区在全国率先推出“营商环境10条”,从宏观层面、内部机制为全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更有利的保障和支撑;同时对标国际先进水平,从商事登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等16个方面提出99项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具体举措,加快争创国家级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实验区。

一个地方的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广州高新区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不断改革、开放、创新,打造出了企业服务的“高速路”。例如,利用“区块链+AI”技术,该区开启了“全天候、零见面、一键办”的企业开办服务新模式;在全国首推“秒批”政务服务事项清单,目前全区1/4申请办理事项可实现“即来即办、即来即批”。

除了“营商环境10条”,该区还针对疫情出台了“暖企8条”“稳企6条”等战“疫”新举措,助力企业有效有序复工复产,应对疫情冲击影响。

以企业和企业家需求为导向的最强制度供给,正构建企业投资的引力场。2019年,广州高新区荣膺“2019年度中国营商环境十佳经济开发区”第一名和“2019年度中国营商环境改革创新最佳示范区”,该区被企业和人才点赞为“离成功最近的地方”。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海内外人才与中小企业百花齐放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广州高新区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竭的动力,激发了区域各个领域各类人才开展创新创业的激情与活力。从生物安全、生物医药,到先进制造业,再到新一代信息技术,越来越多优质龙头项目到该区落地生根。

高层次人才是一个地区创新发展的关键因素和主导力量,也是提升区域发展核心竞争力的引擎。近年来,广州高新区通过整合各类资源要素,搭建平台,成建制引进王晓东、施一公等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团队,产生了强大的人才集聚效应。目前,该区已成为全市乃至全省创新创业高层次人才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成为代表广州参与国际人才竞争的核心区域。

截至2019年,广州高新区入选国家、省、市、区各级人才计划的高层次人才达到882人,吸引3000多名海外留学人员在区内创新创业,创办公司700多家。该区还在2019年公开招聘首席经济师、全球招商总监等10名特聘雇员。

除了向外引进高层次人才,广州高新区同时也注重培养人才,通过建设智能制造、区块链等7个产业学院,打造大师工作室、双创实战基地、人才服务一站式平台、双创成果转化平台、中小企业服务平台,以及每年评选10名“黄埔工匠”、1000名优秀高技能人才等多种方式,支持大学生、技能人才和其他社会群体科技成果转化和创业就业。

该区还积极探索人才工作市场化模式,设立人才工作集团,在全国首创“上管老、下管小”的服务模式,推动形成“黄埔人才”品牌。从引进到创业到居住到生活提供一条龙服务,建成人才养老公寓、幼儿园等服务配套设施,筹集各类人才住房6000套。2019年共办理广东优粤卡137人,办理广州市人才绿卡223人,为人才创新创业营造优质营商环境。

为提升“中小企业能办大事”能力,广州开发区、广州高新区采取“投保贷奖补”方式,统筹设立了3个百亿元发展基金,全面激发资本市场活力,全力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创造创业。例如,统筹300亿元产业投资基金,对投资种子期、初创期民营企业的风投机构予以重奖。


 


打造工业“万亿”强区

2023年将实现五大变化

2020年3月,广东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印发《广州科学城创新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提出:广州科学城总体定位是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智造中心”,到2023年要实现五个方面大变化,包括:发展空间实现大优化,科技创新实现大突破,产业集群实现大提升,中小企业实现大发展,对外开放形成大格局。

未来几年,广州科学城将开展空间扩容提质,规划面积扩大至145平方公里,打造活力迸发的科技创新核,建设协同发展的创新产业区、创新服务区和创新拓展区,构建产研融合的科技创新集聚轴和先进制造业提升轴,形成“一核三区两轴”区域创新发展新格局。

在今年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广州科学城以其雄厚的“科技战疫”力量而备受瞩目。广州科学城有159家中小型科技企业成为科技攻关主力军,4家企业入选省诊断检测机构(占全省4/5),3个项目入选国家快速检测产品优先支持项目(占全国1/3)。

《行动方案》核心围绕“科技创新”做文章,提出将广州科学城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引擎。不仅有明确方向,还设定有详细指标数据:到2023年,力争建设1个以上大科学装置、10家以上中科院系列科研院所、100家以上新型研发机构和国家级企业创新平台,R&D占GDP比重提高到6%以上,主要创新指标位居国家级高新区前列。

一流的智造中心要有一流的产业集群,才能在国际产业链中奠定全球地位。《行动方案》明确指出,广州科学城要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三大世界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工业总产值“万亿”强区,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提升到70%以上。

打造工业总产值“万亿”强区,产业创新是基础。《行动方案》提出,要在广州科学城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创建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培育一批“中国智造”标杆企业,建设世界顶尖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Copyright © 2014-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9075076号
版权所有 © 未经许可 严禁复制 | 管理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