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临港经济区(南片)将形成“两带多廊、生态织补、六区多点、产业联动”的整体结构。
7月29日上午,广州黄埔LG-YZ-01地块成功出让,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旗下广州南方智媒产业园有限公司竞得该地块,引发广泛关注。这一地块所处的黄埔临港经济区,与广州国际金融城共同组成了广州第二CBD,而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的目标是将其打造成为广州中央商务区升级版,以期将黄埔港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现代服务创新区。
视野:打造中央商务区升级版
绵延珠江30公里的黄金岸线,通过一条江轴,指引着城市发展的方向。随着广州珠江东岸前20公里岸线资源已基本开发完成,黄埔临港经济区辖内的十公里岸线被称为“最后的十公里黄金岸线”。
在黄埔港片区,保利鱼珠港项目正在建设,中部的华南国际港航服务中心一期已建成,二期建设亦基本完工;高耸入云的写字楼建筑,留给到访者对未来广州第二CBD发展的无限遐想。
作为广州第二CBD的重要组成部分,黄埔临港经济区被赋予重要使命。黄埔区多次邀请一流国内外设计单位,从全球视野,对标先进全球城市与雄安新区,高标准谋划第二CBD规划。根据最新的规划环评显示,黄埔临港经济区的定位为新时代的全球创新港城、粤港澳大湾区的现代服务创新区、世界级城市群的新贸易创新中心、传承海丝文化的绿色人文城区。
此前,记者从广州市规划部门获悉,广州将整合天河、海珠、黄埔三区在编规划,形成城市设计“一张图”,把东部沿江发展带规划建设为世界一流滨水发展区,并借鉴伦敦金丝雀码头、横滨未来城、上海北外滩等世界级滨水商务区开发经验。
在黄埔临港经济区,轨道交通的规划体现了其对公共空间与公共服务的重视。目前共规划轨道交通线路15条,规划区内总长60.3千米(不含远景预留轨道控制线)。其中,轨道站点800米覆盖率为87.7%,第二CBD范围内达到98%。此外,两条高铁线路或将在该片区设站点。
根据最新规划,黄埔临港经济区将形成“两带多廊、生态织补、六区多点、产业联动”的整体结构。“两带多廊、生态织补”,是指保育龙头山、江心岛为主的绿色生态基底,以珠江景观带及东江景观带为统领,多条通江廊道,整合绿地、水脉形成生态网络。“六区多点、产业联动”,是指打造六大分区:航运服务商务区、国际科技展贸区、国际总部中心区、全球智创集聚区、文化创意展示区、绿色生活配套区。
转型:“老黄埔”焕发崭新活力
以港兴城,港城融合,是“老黄埔”的标签。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南海神庙见证了百年来广州海外贸易的繁盛。千帆过尽,这片“因水而名、因港而兴”的区域,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
今年5月,黄埔临港经济区最新规划进行了征询公示。内容显示,现有的部分港口和工业用地将变身为商务商业用地,临江空间也将更开敞。在对传统意义上的“老黄埔”开展规划布局的同时,政府也在致力于引进重大项目,带动整个地区的产业转型升级。
见证了千年港航历史的黄埔港,正经历着从“有形港”向“无形港”“数字港”的延伸。
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提出,黄埔港要大力引进新型跨境电商、数字贸易、智能贸易、港航服务等业态,开创新贸易模式。
如今,在黄埔临港经济区的起步区内,跨境电商龙头企业卓志集团坐落其中。作为广州外贸新业态发展的龙头企业,伴随着黄埔临港经济区的建设,卓志将通过进行旧厂改造,打造世界跨境电商名企中心。
中国外运集团也将华南区域总部设立在了黄埔临港经济区。作为一家资产规模和收入规模达到双百亿的航运巨头,中外运将在黄埔港布局粤港澳大湾区现代化集装箱供应链物流服务平台、粤港澳大湾区小商品流通服务平台,粤港澳大湾区智慧物流与供应链服务平台。
近年来,黄埔临港经济区迎来了多个“重量级”企业或产业项目,其中不乏广州卡斯马热成型、雪松金融中心、西门子智能变压器等世界500强项目。
2019年,广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提出抓紧建设“黄埔港现代服务创新区”,黄埔区第一届党代会第五次会议暨广州开发区党工委2019年第一次工作会议提出“奋力建设黄埔港粤港澳大湾区现代服务创新区,打造成为服务港澳的新贸易创新中心”,焕发老港口新活力。
广州一路向东,珠江新城、广州国际金融城和黄埔临港经济区串联成线,再延伸到广州开发区西区的珠江黄金岸线轴带。金融、商贸、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业、人才等高端要素,借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产业优势,加速在大湾区集聚。
围绕黄埔区“世界知识城、湾区创新源、国际人才港”的目标,黄埔临港经济区定位为全球创新港城,为知识经济加速跃升成为黄埔区高质量发展强劲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