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穗机器人产业借力以色列“大脑”
新闻来源:南方日报      发布时间:2016-12-15

广州开发区、以色列机器人协会、中以机器人研究院签署合作协议

 

中以机器人创新大会聚集300多位专家及企业代表。

  以色列9家医疗与康复机器人企业进行项目路演,展示包括脊柱手术和率先尖端制导系统及配套产品、3D射频成像传感器等新技术,广州市博视医疗保健研究所、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康复医学院、广州正业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复星集团等40多家企业纷纷前来“相马”。

  13日,在第二届中以机器人创新大会上,广州开发区与以色列机器人协会、广州中以机器人研究院签署合作备忘录,三方将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致力于为广州引入更多具有前瞻性、创新性的以色列机器人技术和项目。

  牵手全球有名的“最强大脑”,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枢纽的广州如何碰撞出新火花?

  技术对接产能广州成以色列机器人落地热土

  “你好,你好……”当人们走近时,新松机器人公司生产的服务机器人主动摇手示好、发出交流信号。中以机器人创新大会场外,各款新式的机器人亮出智能语音、人脸识别等新科技,吸引了全场的目光。

  “新松和以色列合作密切,其中工业机器人的电机、编码器就是来源自以色列,我们的员工也派驻以色列,与当地科研人员一同研发新技术。”新松机器人公司副总裁张进向记者透露核心技术的来源。新松机器人是国内的龙头企业,在全国各地都有产业布局,其中在上海和广州建立了研发机构。新松华南总部已经签约落户广州开发区,华南总部将侧重在服务机器人的研发和产业化方面突破。

  “以色列擅长技术研发,中国积累了丰厚的产业基础和市场渠道,两者结合正好实现优势互补。”以色列机器人协会主席席勒教授说。

  此次来穗,席勒带来了以色列的9家医疗与康复机器人企业进行项目路演,展示包括脊柱手术和率先尖端制导系统及配套产品、3D射频成像传感器、自动配置放射性药剂设备等机器人新技术。吸引了广州市博视医疗保健研究所、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康复医学院、广州正业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复星集团、中晋智能以及广州基金、前海中创控股、广东文投国富基金等40多家医疗机构、相关企业与投资机构参与对接。

  为加快推进中以合作,广州开发区率先搭建了产业园示范平台——广州国际机器人中心。该中心是中以机器人合作的重要载体,也是广州开发区发展服务机器人产业的重要平台。目前,已经有十多家企业进驻寻求与以色列技术产生“碰撞”。

  就在一个月前,广州生物岛举行了第二届“中以生物科技之桥”项目对接会。邀请了来自国内外的5个生物技术项目、20余家投资机构、30多位生物产业专家参与项目路演。

  从初创团队到成熟企业,以色列和广州的合作进一步深化。“在全球近30家纯机器人企业里,有7家来自于以色列,他们的技术都代表着机器人细分领域的最前沿,我们希望把技术对接产能,在广州‘落地开花’。”席勒教授说。

  为什么是以色列?与成熟技术碰撞追寻全球顶尖智慧

  科大讯飞在广州开发区收购了一家企业,也和广州开发区、黄埔区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我们将在智慧教育、智慧城市,创新创业,甚至此次大会提到的智慧医疗等领域进行全方位合作。”科大讯飞副总裁杜兰告诉记者,合作目的是要把科大讯飞的语音、人工智能的技术应用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而要实现这个目标,科大讯飞要向全球寻找先进“智慧”。

  今年9月,科大讯飞随广州高新技术代表团去以色列参加了中以创新投资活动。这是杜兰第一次到以色列,目标是寻找人工智能技术方面的合作伙伴。在这个总面积2万多平方公里、人口规模800万左右的“弹丸之国”,活跃着5000余家高科技企业。科技创新对以色列GDP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达到90%以上,特别是在网络信息安全、精准农业、生物医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领域,以色列的创业公司与硅谷的技术水平不相伯仲。

  “科大讯飞一直在寻求顶尖的‘智慧’连接,在美国硅谷有实验室,也与加拿大高校进行合作。”杜兰介绍,从9月到12月,从参与中以创新投资活动到参加中以机器人创新大会,她希望与成熟的技术进行碰撞,能发现更多的合作机遇。“到2020年,汲取全球‘智慧’的科大讯飞生产的智能机器人能参与高考,并且达到大学一本的水平。”杜兰向记者比喻。

  近两年,广州的产业界和投资圈流行“到以色列看项目”。从技术公司到风投基金,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将目光投向以色列。

  新松有着更大的野心:华南总部是要以华南为支点,在广州形成研发、工程、市场和售后等一系列机器人产业链,连接珠三角乃至华南的产业和市场,辐射东南亚。“进驻广州国际机器人中心,未来合作必然进一步加深,新松不排除会借助广州的平台优势到以色列并购科技企业或者在以色列建立研究院。” 张进说。

  在张进看来,广州开发区有望成为中国的“智能谷”,目前,新松和开发区机器人企业瑞松机器人、广州数控等互动频繁,一同引进以色列、美国、德国的先进技术,实现更大范围的协同创新。目前,新松已经收购了一家在德国有着百年历史的工业教育培训机构,为国内培育“管机器的人”。

  为什么选择广州?产品市场和产业基础征服以色列

  在此次大会上,席勒教授带来了一份“惊喜”——犹太人光明节的特色礼物九枝灯台。“在过去能燃1天的蜡烛实际上却烧了8天,象征着你刚开始投资很少,以后会获得很高的回报。”

  在国际科创枢纽“主引擎”上投资,未来的想象空间巨大。当前,围绕着广州市建设“国际科技创新枢纽”的目标,广州开发区担当的“主引擎”角色越来越“入戏”。

  在广州开发区的智能装备企业一线,德国、以色列、日本专家的身影越来越多地出现。他们与区内企业一起,正忙碌地调试着最新的生产线。这一条条柔性化智能生产线,将被送往增城、花都以及佛山、东莞的制造工厂。

  数据显示,2016年前9个月,广州开发区智能装备及机器人产业实现产值77亿元,同比增长9%,成为引领全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

  如果一个地区能够有效将外部要素和内部要素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区域集聚和产业集聚尽快在本地区的形成,它就具有了现实的区域优势。

  业内人士表示,广州开发区若能把以色列的创新资源与本土的产业基础相结合,并辐射向周边的城市,例如“邻居”增城的汽车产业、东莞的装备制造业、珠海的生物医药产业等,将会更好地体现区域优势及枢纽“主引擎”的担当。

  以色列经济部首席科学家、创新局主席Avi Hasson强调,“以色列不缺少资金,缺少的是更多的智慧资本。”在他看来,所谓智慧资本,是指不仅能带来资金,还能帮助获取更大的产品市场、促进公司从战略层面更好发展的资本。而广州正契合他们对智慧资本的想象。

  “中以合作平台选址耗时一年多,考察了很多个城市,最后才选择了广州。”广州以琳生物产业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艾夫内·卢西坦言,一方面广州是中国南方主要的城市,开发区又是广州国际创新资源丰富的区域;另一方面,广州临近深圳、珠海,它们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迅速,更多以色列的先进项目可以通过广州向珠三角转化。

  “通过与以色列合作,实际上是要打造集群的技术极,这个‘极’是极点的意思,极点有比较强大的磁场和吸附力。”国家发改委外经办中以高技术合作机制负责人彭健博士认为,广东传统制造业发达,但面临同质化的困境,通过中以机器人研究院这样的平台,可以为集群带来持续不断的创新,让集群更具竞争力,这对于整个广东省的机器人及高端装备产业集群的升级和在全球价值链的攀升都有重要作用。

Copyright © 2014-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9075076号
版权所有 © 未经许可 严禁复制 | 管理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