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加快构建现代金融服务体系 广州建设区域金融中心

来源: 广州日报       发布日期:2015年7月24日



        今年以来随着国家全面深化金融改革、实施“一带一路”和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战略,广州金融业加快发展迎来了新的重大契机。
广州正加快构建现代金融服务体系,落实国家金融创新政策,大力发展跨境人民币业务、融资租赁、科技金融、国际贸易结算、航运保险、产业基金、金融产品交易、互联网金融等特色金融,拓展民间金融街功能。随着南沙自贸区的揭牌和各项政策的落地,广州将借自贸区政策“东风”,进一步深化粤港澳金融业合作,加快把广州建设成为区域金融中心。

 

广州国际金融城概念图。 (资料图片) 广州日报记者邵权达摄 

广州日报记者李婧暄 

半年数据 


今年上半年,全市实现金融业增加值729.41亿元,同比增长13.8%,占GDP的比重提升至8.8%实现保费收入373亿元、金融保险税收收入179亿元,分别增长14.6%和20.8%;证券交易额大幅增长3.7倍今年以来新增4家法人金融机构,全市目前共有248家持牌金融机构,其中法人金融机构49家政策红利在新设金融机构方面,南沙金融15条和最高2500万元奖励的政策吸引力很大

在引进金融机构方面,进驻广州国际金融城可按照自用建筑面积每平方米给予1000元奖励,进驻南沙新区也有类似的奖励政策
在金融机构的战略合作方面,目前正在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引进战略投资者,合作机会多
资本市场合作方面,企业上市“双百工程”等将推动更多企业赴海外上市和发行人民币债券
跨境融资方面,南沙已获国家批准实施跨境人民币贷款、企业赴境外发行人民币债券并回流南沙使用、跨国公司外汇资金境内集中管理试点等先行先试政策
航运金融业务合作方面,已有安联、三井、美亚等保险公司在广州开展航运保险方面的业务

        广州金融综合实力强劲
金融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22%
近年来,广州市高度重视金融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大力实施“金融强市”和“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战略,初步形成了金融机构种类齐全、金融市场运行稳健、金融产品功能完善、金融人才结构合理的现代金融体系,金融业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位居全国大城市前列。
广州市金融工作局局长周建军表示,广州金融业综合规模和实力居于全国城市前列,近五年来,广州市金融业增加值以年均22%的速度增长。
截至今年6月末,广州地区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14万亿元,同比增长6.8%;各项贷款余额2.64万亿元,同比增长11.5%,居全国大城市第四位。今年1~6月全市证券交易额10.96万亿元,同比增长370%;期货交易额7.37万亿元,同比增长260%。今年上半年保费收入373.45亿元,同比增长14.6%,居全国大城市第三位。全市目前共有248家持牌金融机构,其中法人金融机构49家。今年上半年全市银行业税前利润253亿元,金融业总资产超过了6万亿元;全市金融保险税收收入179.33亿元,同比增长20.8%,其中,地税收入116.42亿元,同比增长20.12%。
粤港合作催生新机遇
广州将建互联网金融中心城市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启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提速、广东自贸区南沙新区片区揭牌以及国内金融业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包括香港在内的大珠三角区域金融改革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粤港金融合作的前景更加广阔,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动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广州也迎来了加快发展金融业的重大契机。
专家认为,广州的金融中心建设的机遇在于互联网金融。目前广州正积极打造全国性的互联网金融中心城市,正将互联网金融作为金融业的新业态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予以扶持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据了解,广州出台了《广州市关于推进互联网金融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截至目前全市已设立和引进第三方支付、P2P网贷、股权众筹等各类互联网金融企业超过150家,广州民间金融街、天河CBD、广州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区、海珠万胜广场被选定为我市互联网金融产业基地。广州股权交易中心在全国首创设立“青年大学生创业板”,累计上板项目623项,其中创业项目475项,创业企业166家,融资额2300万元。
经积极引导及培育,广州市各类互联网金融机构迅速成长,势头强劲。数据显示,目前广州市持有第三方支付牌照的法人支付机构 10家,在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备案支付机构分公司39家,并有多家机构正在申请支付牌照。仅2014年,广州法人支付机构支付业务(不含预付卡发行)的交易金额就达1.45万亿元人民币。
同时,广州的P2P网贷机构快速发展。据网贷之家统计,广州市正在运营具有一定业务规模的P2P网贷机构近50家。
目前,广州的互联网小额贷款公司也正逐步扩大试点。2014年广州本土知名电商唯品会公司设立了广东全省第1家互联网小额贷款公司——广州唯品会小额贷款公司,目前业务初具规模。此外,还有一批龙头电商和金融机构正在申报设立互联网小额贷款公司。
增创金融发展新优势
加快实施“金融+”三年行动计划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金融已成为改革创新最活跃的领域,这为广州实现弯道超车提供了重要契机。下一步,广州将突出做好新常态下新金融发展工作,促进金融新业态、新业务、新机构、新政策在广州集聚,增创发展新优势。
在抓好创新型金融机构设立和引进工作方面,记者了解到,全力争取国家金融监管部门支持,新设一批创新型法人金融机构,包括民营银行、健康保险公司、互联网保险公司、全牌照合资证券公司等。大力加强金融招商工作,推动大型金融机构和企业集团新设的专业性、功能性、创新型金融机构落户广州。加快推进设立股权众筹和大数据等新型交易平台。继续全力争取国家支持,加快推进在广州设立创新型期货交易所有关工作。
“在推动南沙自贸区金融创新发展工作方面,目前我们正在落实《广州南沙2015年金融创新发展重点工作实施方案》,重点发展跨境人民币贷款、跨境发行人民币债券等创新业务,大力发展融资租赁、航运金融、大宗商品交易等特色金融业,加强对国内外金融机构的招商工作,将南沙打造成为广州金融创新高地和新增长极。”广州金融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此外,作为新的金融业态,广州还将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引进一批大型互联网金融企业,加快建设互联网金融产业基地,争取将广州列入移动支付试点城市。通过打造众创金融生态圈和引入互联网金融企业,支持琶洲电商总部基地建设。加快发展融资租赁,推进设立融资租赁资产交易中心,探索开展跨境融资租赁资产交易业务。尽快在南沙开展内、外资融资租赁统一管理试点,将南沙打造成为全省乃至全国融资租赁发展最快的区域。加快研究并制定实施“金融+”三年行动计划,重点抓好“金融+创新创业”、“金融+跨境”、“金融+装备制造”、“金融+航运物流”、“金融+文化产业”、“金融+绿色产业”等新金融业态发展。
广州优化配套环境 大力发展总部经济
互联网巨头抢滩琶洲
半年数据
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新引进腾讯、阿里、复星、国美、唯品会、小米等龙头企业集聚发展
新增企业研发机构117个,新增孵化器孵化面积20万平方米。成立4家科技支行,新增上市公司8家,“新三板”挂牌企业27家
政策红利
今年,广州在总部经济的扶持力度上又再加码,继2013年出台《关于印发加快发展总部经济实施意见及配套文件的通知》后,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广州总部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抓住总部企业最为关心的人才激励、用地优惠等问题,推出一系列优惠措施
例如规定:总部奖励补贴资金的10%要奖励给专门人才;经认定的总部企业可申请开立广州集体户口;相关部门和各级政府还要为总部企业的高管、专业人才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在社会保险、医疗保障、人才公寓房屋租赁和办理入户、就学等方面提供便利,让总部企业落得了户、留得住人,让总部企业的高管和专才扎得下根、安得了心
最近,面积不到10平方公里的琶洲频频成为互联网业界关注的焦点。这个珠江南岸的岛屿定位发展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后,首批土地甫一推出,便被腾讯、阿里巴巴等业内巨擘收入囊中。
而这只是广州抓住转型升级“牛鼻子”、加快发展总部经济的一个缩影。按照广州规划的蓝图,下一步将继续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加快实施总部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培育壮大本土总部企业,吸引更多企业设立总部、区域总部、结算中心、共享服务中心等。吸引航空、会展、电子商务、互联网、智能装备等一批总部项目落户;同时积极培育本土总部企业,推进华南新业态总部基地建设,发展泛珠总部经济区。 广州日报记者赖伟行

 

        “大气候”:创新引进方式 吸引总部入驻
总部经济是衡量城市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数。近年来,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城市和地区将总部经济作为重要发展战略,积极改善营商环境,吸引总部企业入驻。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也积极发挥辐射集聚功能,加快总部经济发展,抢占经济发展制高点,成效初显。自2010年至2014年,广州共认定了总部企业328家,奖励总部企业约8.9亿元。
以集聚了全市近1/4总部型企业的天河中央商务区为例,不但因为这些企业的进驻带来的规模效应吸纳了近50万高素质就业人口,还带动相关服务行业的兴起,带动了2000多家信息服务企业、154家金融服务企业、4000多家专业服务企业集聚。
与生产制造环节相比,企业总部搬迁成本较低,呈现一种“候鸟式经济”态势。从国内外发展总部经济的成功案例来看,只有立足当前,谋划长远,创新发展思路,加快总部经济“大气候”形成,才能吸引企业总部的“金凤凰”群体迁来。
今年,广州在这一方面就进一步打开思路、创新思维,出台政策支持总部企业或同类别、产业联系紧密的总部企业联合建设总部大厦。在年度土地供应计划中,更安排一定比例的用地通过招拍挂等公开方式作为广州总部企业办公用地。这种政策思路也在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的土地出让中得到充分体现。
“顺风车”:多重优惠便利 企业争相落地
作为千年商都,广州自古就是华南商贸集散地,时至今日,广州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的软环境,为大型企业特别是总部型企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氛围。
最近,在南沙政务服务中心大厅,咨询户数激增。由于自贸区企业享税收优惠和进出口方面的便利,许多企业都希望能搭上这趟顺风车,创业兴业。据了解,自今年初广州明确要打造“国际航运中心”以来,目前准备在南沙自贸区注册的企业达到200家以上,平均投资达3600万元,其中仅融资租赁企业就达到20多家,资本100多亿元。
而世界500强企业在南沙投资项目已超过40个,总部经济项目大量入驻。在去年10月的一次重大项目签约中,南沙就有9个总部经济项目落地,其中中交明珠国际项目是中国交通建设集团建设的集总部经济、现代商务、商贸会展为一体的地标型办公建筑群,构建粤港澳总部示范基地和金融创新平台。另外,南沙160万平方米总部经济集聚区主体工程已经启动,中化广东总部等一批新项目也相继落户,这些都说明了广州着力打造的软环境所具有的吸引力。
“软环境”:一企一策服务 支持总部企业
下一步,广州还将继续优化服务总部经济的各项配套,建立总部企业服务工作机制。建立市领导联系、服务制度,市领导定点联系、跟踪服务总部企业,定期或不定期深入企业,及时了解企业运行情况,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不断优化总部经济的发展环境。还将实行“一企一策”,根据总部企业的不同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和服务,帮助企业落户。同时,鼓励商用楼宇面向世界500强企业、中国500强企业、中国服务业500强、跨国公司和大型央企租售物业。
“广州只要守住珠三角城市群的龙头地位,加上发展国际航运中心以及原来具有的得天独厚的交通枢纽优势,肯定可以吸引到更多总部企业落户。”暨南大学教授胡刚分析,广州作为一个传统的商贸城市,本身就具有发展电子商务、进出口贸易企业总部经济的巨大潜力,同时也要看到广州具有的医疗、教育资源,也可以培育文化、教育、体育等产业的总部企业。
此外,广州也应该发挥自己省会城市的优势,从国际范围、全国范围到区域范围、省级范围的企业总部,都可以争取尽量多地落户广州。


Copyright © 2014-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9075076号
版权所有 © 未经许可 严禁复制 | 管理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