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南方日报:三大模式“孵”出省科学技术奖特等奖

来源:南方日报      发布时间:2016-02-16

        童话故事《白雪公主》里的魔镜只能告诉你,世界上最美的人是谁。但是现实生活中的浴室魔镜不仅可以帮你进行皮肤测试,每日清晨还可以根据个人喜好给你推荐新闻、电视剧,制定最优的出行线路。这款“魔镜”是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视源电子”)内部自主孵化出的一款智能家居产品。


        像视源电子这样企业主动创新的例子,在广州开发区内并不少见。广州开发区是广州高新区、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州出口加工区、广州保税区和中新广州知识城管委会的统称。金发科技、毅昌科技、冠昊生物等一批优秀企业异军突起,不断壮大,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占广州市1/4。在科技部对全国高新区瞪羚企业发展情况的综合排名中,广州高新区居第二位,仅次于北京中关村。

        广州开发区科技创新型企业的裂变秘诀是什么?广州开发区尊重科技创新发展的规律,从“移植大树”转向“育苗造林”,不少从孵化器毕业的科技企业,通过内生孵化、外延孵化、协同孵化三大企业孵化新模式,走上了自建孵化器的道路。正是这些生生不息的新生力量,不断推进、演绎着广州开发区科技创新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今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在广州召开全省创新驱动发展大会,广州高新区管委会、广州火炬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广州火炬中心)以“广州开发区科技企业孵化器集群创新实践”项目摘得2015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特等奖。

        从上世纪90年代建设第一个科技企业孵化器至今,广州开发区用20年时间建成华南最大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集群。目前,全区一共建成45家科技企业孵化器,总孵化面积已达360万平方米,孵化器在园企业总数2182家,毕业离园企业837家。

        去年广东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工作现场会在广州开发区召开,胡春华书记和朱小丹省长对广州开发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给予高度肯定。朱小丹省长指出:“广州开发区依托行业龙头企业形成了内生孵化、外延孵化、协同孵化3种专业孵化模式,在产业链上下游形成较强影响力。这些经验做法值得认真学习推广。”


内生孵化

裂变上演“龙生龙、凤生凤”


        “这块白板不仅可以书写,还可以进行远程会议。”视源电子常务副总刘丹凤站在98寸的液晶大屏前,向笔者展示去年刚刚上市的智能显示器。通过这款产品,教室原来粉尘飞扬的黑板和老旧电脑,会议室色调单一的白板都可以摒弃。这是公司创新孵化模式后,内部孵化成功的第一个产品,带有PC、写字板功能还可远程视频。

       这款名为Seewo(希沃)的自主研发品牌,在广州几乎90%的小学、初中教室都能看到它的影子。目前,该款智能显示器已进入5万个学校的20多万间教室,2014年,希沃在教育领域的市场占比为21.3﹪,蝉联行业第一。2015年,预估占比可达28﹪。

        在刘丹凤看来,视源电子成立至今十余年,以资金和技术打造了一条技术成果产业化的高速路,目前只有几个产品在上面跑,太浪费了。“我们决定建设孵化器,搭起平台,向同领域的初创企业开放资源和渠道,带动大家一起奔跑。”

        从2009年到2015年,不断鼓励内部孵化、内部创新,让视源电子每年的收入都实现了翻一番。据了解,公司已成功孵化12家业务子公司,集中在液晶显示主控板卡、工业电源、交互智能平板、移动智能终端、智能机顶盒等产品的设计、研发和销售。在刚刚搬进的新产业园里,视源电子为孵化的企业预留了大量的办公场所,从硬件上为企业孵化提供保障。

        “很多人问我,公司这么多控股子公司和各事业部是怎么来的?”视源科技CEO王毅然说,公司之所以发展这么快,关键在于探索出了“内生创新”的路子,既保持母公司的创新活力,始终处于行业的龙头地位,又培育出子公司服务于集团主营业务,实现了集团多元发展。

        企业通过建设孵化器,促进内部孵化,有助于打造创新集群,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作为开发区科技企业的服务机构—广州火炬中心主任汤恩表示,民营资本已成为孵化器建设的主力军,全区有民营孵化器36家,其中大部分又是从孵化器毕业后发展壮大的科技企业自建的孵化器。

        汤恩表示,通过推进大孵化器体系建设,广州开发区科技创新集群不断做强。他算了一笔账:每个孵化器有100个招商终端,目前广州开发区有45个孵化器,就是4500个招商终端。2016年,广州开发区孵化器有望达53家,预计招商终端达5300个。


外延孵化

让创新“种子”遍地开花


        作为一家以技术创新立身的企业,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达安基因”)深知停止创新就是给自己设置“天花板”。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达安基因选择了“自我革命”。

        达安基因董事长何蕴韶告诉笔者,1991年达安基因成立之初,承担了科技部的基因检测PCR技术攻关。随后,技术成果转化为公司的“拳头”产品PCR试剂。2011年前后,企业发展遇到瓶颈。“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这项技术早已不是当初那么‘神秘’,许多企业都在做,我们的技术优势就不那么明显了。公司业绩增速较缓,如果不改变的话,企业的生命将随着技术的衰落而死亡。”

        达安基因创新性地构建了“创新链—企业链—资金链”三链融合机制,运用达安基因在医疗健康领域的龙头地位及资源,不干涉企业运营,仅为企业提供生产研发、销售渠道等服务;利用天使投资、“互联网+平台供应链金融”等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敞开平台最大好处是技术的整合。”何蕴韶说,广州开发区有一家食品安全检测的公司,过去是一家食品贸易公司。它的优势是深耕食品安全领域多年,但缺技术。“我们把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给了这个公司,该公司已在新三板挂牌上市,是新三板食品安全第一股。”

        何蕴韶坦言,随着科技发展,创新研发已经进入高度分工阶段。单靠一个企业单打独斗,难以成长为“大树”。

        经过多年实践,达安基因积极向生物医药产业链的上下游挖掘新的项目,孵育106家企业。目前3家在新三板挂牌,有1家在创业板等候,估值超过10亿的已经有5家。

        在汤恩看来,外延孵化模式是企业围绕产业链上下游,不断孵化新的项目,从而延伸做强产业链,提升企业自身竞争力。

        “一方面,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自身就有扩张产业链、技术升级等需求,但这并非易事,需要大量资金和时间。另一方面,中小企业扣除研发投入后,基本上没有资金发展了。所以很多中小企业愿意拿出一定比例的股份给大企业,以换取共享他们的销售网络、技术平台、管理经验等产业资源。”汤恩解释道,这种孵化模式的优势在于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产业优势,使初创企业快速发展,推动了产业链的延伸壮大,甚至一个骨干企业就可以培育出一个产业集群。


协同孵化

专业之手为企业“智”造扶一把


        4年前,有一篇“90后大学生研制最大射高20000米火箭”的新闻轰动全国,来自中山大学的彭澍的团队就是新闻中的“90后大学生”。在InkTime(印客时光)·众创空间(以下简称印客),彭澍的团队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叫开源卫星战队。

        彭澍在平板电脑上向大家展示所设计的火箭,小而精致,却坚固异常,可以对抗太空中的恶劣环境。他告诉笔者,团队所研发的火箭可以搭载航天飞船上到太空,为科研院所研发、手机智能、远程遥感等方面提供帮助。

        “其实制造火箭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复杂高深。”彭澍透露,印客依托广州光机电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创业团队提供遥感、光学等领域的技术共享、支持。因为孵化的专业特点,目前印客已经聚集了包括大数据、云计算、超算等13个“高精尖”项目入驻,成功孵化了10家企业。

        广州市光机电技术研究院副院长任豪博士坦言,科研机构时常被人诟病的地方就是“不落地”“不产业化”。如何破解这个难题,就是与企业深入合作,把研究院的技术向企业开放,他们想要什么,我们就在能力范围内给予什么。“对于体制内单位,确实需要印客这样的市场机构,来激活一下,让我们真正参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目前,按照企业成长路线图,广州开发区构建了“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的完整的孵化链条,分别针对科技型企业四个发展时期的不同需求,分阶段给予资助和配套服务。

        广州开发区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当一个创业的创意萌发时,可以首先进驻“创业苗圃”。创业的想法成熟并公司化之后,符合条件的团队就可以进入孵化器了,在孵化器里,不仅办公场地租金优惠,而且能低价使用各种实验室、存储中心等公共资源,更重要的是,有创业导师进行辅导,还能与各种“风投大佬”建立联系。

        当一个企业销售额达到1000万元时,就差不多可以从孵化器里毕业了,但在销售额达到5000万元以前,建厂房园区都是不划算的。为了解决这部分企业的需求,广州开发区建设了100万平方米的科技企业加速器,对外引进高校和科研机构较成熟的科研成果,对内鼓励内部研发团队不断创新,保持了孵化项目的良性循环,帮助企业迅速实现产业化和规模化生产。


■创客说

益善生物董事长许嘉森:

孵化器让企业发展实现“三级跳”


        2006年,在美国耶鲁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的生物学者许嘉森决定回国创业,他考察了国内许多地方,最后来到广州科学城。绿色生态的自然环境,高效开明的政务环境,让许嘉森一下子爱上了这里,但最终决定留下,广州火炬中心的扶持和服务起了关键作用。

        许嘉森说:“说实话,我们在国外一直搞研究,回国后完全是‘两眼一抹黑’,国内的办事流程根本不懂。当时创办益善生物,商事登记全部是委托给火炬中心去办理的,我一个部门也没跑,而且这些服务都是免费的。”

        作为科技企业孵化器,广州火炬中心对于新生的创业公司的照顾是全方位的。不仅代办商事登记,还无偿提供办公场地。不少在海外留学多年的人回国之后难以融入当地生活,火炬中心还经常组织活动帮助留学生创业人员融入广州。除此之外,当时广州火炬中心还给创业者安排创业导师。许嘉森是广州火炬中心创业导师辅导的第一人。

        如今益善生物已经成为国内个体化医疗产业的领军者,下属医学检验机构已经覆盖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区域。2014年,益善生物在新三板挂牌;2015年,益善生物位于广州生物岛的企业研发总部和生产运营中心动工。“从孵化器到自建园区,益善生物只用了9年时间,这对于‘自力更生’的生物医药企业来说,9年可能一款产品还没出实验室。”


广州空天通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马卫东:

孵化器帮助外地人广州寻梦成真


        要在人迹罕至的青海三江源打造一个中国式的“黄石国家公园”,是在广州打拼了二十年的青海人马卫东的梦想。

        “如何让环保事业走向可持续化发展,是非营利性组织一直在尝试突破的难题。我们在北斗通讯、位置服务的关键技术上取得的一系列突破,可以说是埋头苦干四年的一份惊喜收获,这也为项目市场化提供了契机。”马卫东说,但是,团队仍在筹措资金、组织研发、应用推广方面等都遇到不小的挑战。

        去年6月,“昆仑(国家)野生动物园”项目团队获得了广东软件科学园提供的合作推荐、创业辅导、融投资商洽等全面的创业孵化服务。“对初创企业来说真是雪中送炭、是及时雨。”马卫东表示。

        广东软件科学园(以下简称软件园)利用园区现有的产业、场地、扶持政策等资源,设立2000平方米的TOPS众创空间扶持初创团队。成立一年多来,TOPS众创服务中心累计辅导培训2300人次。

        “和其他的孵化器不同,TOPS是软件技术类专业孵化器,由政府投资和维护,平台为软件企业提供服务,帮助它们发展壮大。”软件园副总经理陈伟俊告诉笔者,TOPS为入孵企业提供工作空间、软件开发构件等免费的资源,同时配备由风险投资公司的天使投资人、创业成功的企业家等组成的创业导师团。此外,还不定期地举办技术交流论坛、公共培训课程等,促进创客间的交流协作。

        短短3个月,通过孵化器提供的清晰政策指引,团队快速地获得了3项专利获得批准,十余项专利、著作权正在核准中。去年9月正式注册成立广州空天通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接下来,利用孵化器提供的市场方向、资源、资金对接,空天通讯打算将非常规通讯系统进行商业推广,与时兴的野外活动结合,实现其商业价值。


广州开发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史


        广州开发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大致走过了三大步:1999年之前,是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的摸索阶段,以第一代孵化器建设为标志;2000年之后,伴随科学城等重大平台建设,以政府投资密集建设国有孵化器为标志,进入提速发展阶段;2012年至今,为适应新时期创新驱动发展要求,以民营孵化器、国际孵化器和新型孵化平台建设为标志,进入创新发展阶段。

下一步,广州开发区力争未来三年,孵化器面积达到500万平方米,国家级孵化器达到10家,在园企业超过5000家,着力打造成为华南地区商业模式创新、技术创新、业态创新和新兴产业培育的核心载体。


1.探索发展阶段(1991年—1999年)


        上世纪90年代,广州怀着发展高科技产业的雄心壮志建设了广州高新区,后来又优化为广州科学城。

        1993年,广州开发区摸索建设了一批科技园区,形成了科技企业孵化器的雏形。1998年,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广州开发区建设了第一家孵化器—“留学人员广州创业园”,主要定位于引进和培育以留学人员企业为核心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成为当时全区培育和发展高技术产业的重要载体。

        截至1999年全区共建设1家孵化器,孵化面积1.1万平方米,孵化上市公司1家。


2.提速发展阶段(2000年-2011年)


        2000年之后,广州开发区陆续开发建设科学城、生物岛和知识城,依托“两城一岛”三大战略平台,全面推动转型升级。为加快创新资源集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广州开发区决定加大对孵化器建设支持力度,政府密集投资建设了一批孵化载体,孵化器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2000年到2009年,广州开发区在科学城核心区建成了广州科技创新基地、创意大厦、创新大厦等一批创业孵化载体,形成百万平方米的孵化规模。2001年,为了统筹管理区内的孵化载体,广州开发区决定在留学人员广州创业园的基础上成立广州火炬中心。广州火炬中心不仅直接管理和服务国有孵化器,同时发挥“孵化器的孵化器”的平台作用,通过整合全区科技创新资源,建设区域孵化器集群。

        截至2011年全区孵化面积上升到65.9万平方米,比1999年增长了60倍,在园企业达到1102家,孵化上市公司10家,孵化出冠昊生物、益善生物、禾信质谱等一批优秀企业。


3.创新发展阶段(2012年至今)


        为顺应创新驱动发展趋势,推动孵化器建设转型升级,广州开发区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深层次集聚孵化资源,积极探索孵化器发展新路径。该时期以民营孵化器、国际孵化器、新型孵化平台的密集建设为标志。

        在之前基础上,又进一步制定了《广州开发区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管理办法》《广州开发区关于加快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建设发展的实施意见》等创新型政策,为孵化器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支撑环境。

        同时,积极开展孵化器认定,引导以高新技术龙头企业为主体的社会资本投资兴办孵化器,以达安基因、金发科技、冠昊生物等代表的民营孵化器获得加速发展。凯得创梦空间、TOPS众创等7个新型孵化器,成为孵化器发展重要力量。

        此外,依托中新、中以、中欧发展平台,建设了腾飞科技园等国际孵化器,同时鼓励区内企业积极布局海外孵化节点,如达安基因在美国圣地亚哥投资建设3000平方米孵化器,还有一批孵化器即将在新加坡、美国、以色列等地建设国际孵化器。

        截至2015年底广州开发区孵化面积360万平方米,民营企业孵化器36家,占总量的80%,新型孵化平台达到7个,国际孵化器4家。

本版撰文:陈思勤 叶国 黄于穗

2016年2月16日 南方日报A03版

Copyright © 2014-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9075076号
版权所有 © 未经许可 严禁复制 | 管理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