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方日报 发布时间:2015-12-21
无人机、仿真机器人、3D打印……一系列的科技创新成果集中展示。20日上午,为期两天的广州创客创新和广东省留学科技人员创业成果交流现场会(以下简称“成果交流现场会”)在广州国际体育演艺中心召开,包括科技企业、创客团队、留学人员等共计约300人参加会议。广东省留学博士创业促进会新旧会长现场交接。
广州市副市长王东表示,广州目前已有不同类型、不同特色的众创空间50多家,其中14家获批纳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支持体系,数量仅次于北京。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新常态下广州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南方日报记者 朱伟良 通讯员 叶国 赖伟敏
今年对企业研发补助近10亿元
清华大学启迪创新研究院公布的2014年度《中国城市“双创”环境排行榜》显示,广州在内地100个地级以上城市(不含直辖市)中排名第二,其中创新绩效位居全国第一。
广州市科创委主任马正勇说,广州拥有广东主要的高等院校,大量的国家实验室和主要的人才资源,同时,也具有良好的商业环境和健全的产业体系。在这一轮的创新发展过程中,广州该如何定位?市委十届七次全会明确,按照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整体定位,要把广州建设成为国家创新中心城市,沿珠江两岸打造“一江三带”(包括经济带,景观带和创新带),同时要在国际竞争中,打造国际科技创新枢纽。“所谓枢纽就要是集聚国内国外的创新资源,尤其是人才资源等,同时也需要较强的辐射带动能力。”
纵观全市布局,中新知识城、智慧城、生物岛、大学城,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等已经形成一条创新走廊。具备创新资源的广州在建设国家创新中心城市、打造国际科技创新枢纽中如何谋划政策?马正勇表示,首先强调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政府做好政策和服务;其次,突出用户思维,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制定符合创客、创业企业、科技企业需求的政策。
为实现上述目标,广州已经实施两个倍增计划。“首先是市、区两级财政投入倍增,到2017年,全市用于科技创新的资金不少于100亿元;另一方面是对众创空间、孵化器、在孵企业的倍增计划,到2017年孵化器面积要超过1000万平方米。”他说,这表明广州有足够的资金和空间为创新主体提供土壤,今年针对孵化器和创客制定的五大政策就是围绕专业化、市场化、资本化逻辑的打造。
14众创空间纳入国家孵化器支持体系
派飞科技的无人机在越秀展区引起关注,这架体型偏大、外形并不突出的无人机有何技术创新?公司执行董事胡攀说,与一般的消费型无人机不同,他们研发的无人机速度快、飞得高,续航时间达到1.5小时。
派飞科技成立于今年8月份,全公司只有11人,人员主要来自北京等科研所和高校,目前尚未进入到产业化阶段。胡攀说,其研发的燃油动力无人机,具有载重量大、滞空时间长的优异性能,在很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尤其在“同城快递”业务方面有着电动无人机无可比拟的优势。
珠三角强大的产业配套能力和广阔市场吸引了派飞团队,今年初,他们萌生南下到珠三角创业的想法。一番考察后,派飞科技决定将生产基地安在东莞,公司总部落户黄花岗科技园。“我们看中的就是广州的创业氛围。”胡攀说。
现时,黄花岗科技园创意大道园区已入驻水晶石数字科技、奥飞动漫等数十家行业龙头企业。以创意大道为主要载体建设广州创业大街,引入一批行业协会及创投机构,“胡攀们”可以随时参与定期举办的创业路演、创业沙龙等活动。
黄花岗科技园只是广州众创空间的一个缩影。
目前广州全市有科技企业孵化器97家,孵化器总面积55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超过6000家,16家国家级孵化器参加全国孵化器考评,有7家被评为优秀,居全国城市首位。涌现出了创新谷、创客街、YOU+社区、瞪羚咖啡、伯乐咖啡等50多家模式多样、形态丰富的众创空间,广州创新谷等14家众创空间被科技部火炬中心批准纳入国家级孵化器管理支持体系,30家众创空间被认定为2015年度广东省众创空间试点单位。
“瞪羚企业”年收入达520亿元
作为创新全球化进程中区域崛起的标志和新经济发展的未来,本次在“广州开发区瞪羚企业展”上亮相的众多“瞪羚企业”成为另一受到各界关注的亮点。这些企业与“瞪羚”有着共同的特征:个头不大、跑得快、跳得高。
罗博东领导的广州瑞博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便是“瞪羚”之一。多年前,罗博东从中山医科大学毕业后,便前往日本攻读博士,随后又在美国读博士后。在美国获得生物医药行业认可后,他开办了实验室和生物科技公司,专门研发抗体芯片—蛋白质检测技术。
“这种技术全球领先,在疾病早期能够快速找到病因,大大提高治愈的可能。”罗博东2009年在开发区注册了中国分公司,从事临床实验和技术推广。“抗体芯片技术已经在全球销售,每年营收达到几千万美金。”他说。
像瑞博奥生物科技的一批瞪羚企业通过核心技术突破、商业模式创新、抓住细分市场等主要创新路径实现了爆发式增长,成为了创新发展的典范。广州瞪羚企业正在快速发展,广州开发区华银医学、鸿琪光学、吉欧电子、安居宝数码等瞪羚企业实现了百分之百甚至百分之几百的跨越式增长,迅速成长为各自领域的领先企业。今年,开发区认定的151家瞪羚企业总收入达到520亿元,近两年年均复合增速达20.95%,是全区总体水平的2倍。
据《中国高新区瞪羚企业发展报告》研究显示,在瞪羚百强名单中,广州高新区位列第二(12家);在瞪羚企业入选名单中,位居第三(69家),在平均净利润率、平均总收入增速、净利润增速、平均授权发明专利等方面均优于排名第一的北京。